打好政策“組合拳”。堅持“政府托底+行業互助+企業自救”,匯聚共同而有區別的紓困力量。綿陽市文廣旅局組織工作專班,建立協調機制,及時摸排全系統受疫情影響情況,梳理編印《國家、省、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旅企業有關政策》,做好與財政、金融、人社、商務、市場監督等部門工作對接,引導行業協會向非國有資產出租方發出《適當減免文旅企業租金眾志成城抗疫情倡議書》,指導制訂“一企一策”復工計劃。截至2月24日17時,已基本摸清31個A級景區、1000余家文旅企業復工訴求;妥善處理退團退費84起、涉及游客5000余人;暫退16家旅行社80%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414萬元;積極推動落實相關支持政策。
繪好復工“流程圖”。推動“有序+受控+有組織”復工,確保穩就業、穩市場、穩預期。建立文旅企業與疫情防控部門協調聯動機制,分區分類制訂企業復工方案、開業指南及A級景區有序受控開放辦法,實行清單式管理、責任化推進。根據疫情影響程度分區開放景區,平武、梓潼等無疫情地區在嚴格管控客流量、落實防控措施等前提下,自2月20日起,由縣文廣旅局報備、縣疫情應對指揮部安排有序開放;其他地區按“公園式景區、近郊游農家樂(民宿)、A級景區”三個類別逐步有序受控開放。根據疫情變化分類復工,制定46個重大文旅項目復工開工時間表,落實項目動態跟蹤機制;印發文創、廣告、在線數字文娛等文化服務類企業以及酒店、旅行社等涉旅企業開業指南,經所在地疫情應對指揮部同意后有序受控開放;網吧、影院、KTV、演藝、室內游樂等封閉場所(含景區、酒店、農家樂等內部封閉設施)繼續暫停營業。截至2月24日17時,已復工規上文化企業40家、占比41.1%,規上旅游企業37家、占比31%,星級飯店12家、占比52.2%,復工重點文旅投資項目14個、占比43.7%。
練好復蘇“基本功”。聚焦“融合+協調+高質量”發展,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潛力。加快文旅融合發展,完善文化旅游業安全保障和現代治理體系,樹立綿陽文旅“安全、綠色、智慧”新形象;推動供給側與需求側協調發展,指導文旅企業練好市場預熱研判、場所改造升級、產業結構調整、產品優化提檔、員工技能培訓、補償性消費引流等“內功”,推出抗疫醫務人員免費游、疫后康養主題游、“綿陽人游綿陽”休閑游、外地游客優惠游等文旅惠民措施,持續釋放文旅需求潛力,化解疫后“供給集中釋放、需求增速回落”矛盾;注重高質量發展,突出“生態、人文、科技”三大特色,著力培育文化旅游網絡消費、體驗消費、智能消費等新產品,重點支持電子競技、網絡直播、動漫設計、文化內容生產、文旅產品線上消費等新業態,加快形成綿陽文化旅游業“線上引流、線下吸金、線上線下交融互動”的轉型升級新模式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
公司電話:0595-22176648、28892188 |